钵通常用来比喻猫、猴子和兔子等动物。
钵水母纲(Scyphozoa)隶属刺胞动物门,全部海产,生活史主要阶段是单体水母,水母型构造比水螅水母复杂,水螅型不发达或完全消失,且常常以幼虫的形式出现,多数为大型水母,全为单体,约有200种,除十字水母外,都营浮游生活,广布于各大洋,尤以热带海区为多。

钵水母的外形与水螅虫纲的水母型极相似,其区别是:多数体大,伞径最大达2米以上;有胃膜和胃丝,体呈四辐对称;生殖腺多位于生殖下穴的底部;水管系统复杂,辐管4条或4的倍数,常彼此构成网状,刺细胞分布在外伞表面、口腕、缘触角手和胃丝上,除金黄水母为雌雄同体外,多为雌雄异体,世代交替较为普遍。
钵水母类的神经结构也是由外胚层形成的神经网,也具有突触传导,原始的种类例如立方水母类,也像水螅水母一样,在伞缘具有两个神经环,但多数的钵水母类已不存在这种伞缘神经环,而是神经细胞集中,形成4个或8个神经节分布在伞缘的触手囊中,显然,其中含有起博点神经元,因为如果切去全部的神经节,水母则失去博动的能力,如果切去部分神经节,甚至只留一个神经节,水母仍能做有节奏的收缩运动,所以神经节中含有起博点神经元,它控制着水母类的肌肉收缩运动。
钵水母类的消化机理也比较复杂,原始的种类由口经垂唇进入中央的胃腔,胃腔向外延伸形成4个胃囊,胃囊之间有隔板,隔板上有小孔,可使胃囊之间互相沟通以帮助液体的循环流动,隔板上有隔板肌,内缘有内胚层起源的胃丝,共上含有许多刺细胞及腺细胞,可以固定及杀死进入胃腔的食物。
钵水母类的繁殖方式为雌雄异体,生殖腺位于胃襄内,由内胚层产生,原始的种类在隔板两侧共有8个生殖腺,无隔板的种类具有4个,海月水母就有4个马蹄形的生殖腺体在胃囊的底部,性成熟时常有色泽,易于识别,生殖细胞排到海水中或口腕处受精,受精卵发育成浮浪幼虫,再进一步发育成新的钵水母个体。
钵水母是一种独特的海洋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和保护这些动物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