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通常被称为“Futures”,指的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通常被称为期货合约,是一种标准化的可交易合约,以下是关于期货的一些详细介绍:

1、定义与特点
定义:期货(Futures)是由“一词演化而来,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特点:期货合约的商品品种、数量、质量、等级、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条款都是既定的,是标准化的,唯一的变量是价格,期货交易是在专门的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的,如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期货交易具有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即交易者既可以买入开仓期货合约(看多),也可以卖出开仓期货合约(看空),期货还采用杠杆机制,即保证金制度,可以“以小搏大”,收益和风险同时被放大。
2、分类
商品期货:商品期货是以实物商品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主要包括农产品期货(如棉花、大豆、小麦、玉米等)、金属期货(如铜、铝、锡、锌、镍、黄金、白银等)和能源期货(如原油、汽油、燃料油等)。
金融期货:金融期货是以金融工具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如英国FTSE指数、德国DAX指数、东京日经平均指数、香港恒生指数等)、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
3、功能与作用
规避风险:套保者(或称对冲者)通过买卖期货,锁定利润与成本,减低时间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

价格发现:期货市场的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为现货市场提供价格指导。
投机与投资:投机者(套利者)通过期货交易承担更多风险,伺机在价格波动中牟取利润,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期货交易进行投资理财。
4、发展历史
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过中央交易场所、大宗易货交易,以及带有期货贸易性质的交易活动,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进而形成了标准化的期货合约。
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始于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成立,该所在1865年确立了标准合约的模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现代期货交易所应运而生,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家期货交易所。
5、相关法规与监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为期货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国证监会负责集中统一监管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6、常见问题解答

Q1: 期货与现货有什么区别?
A1: 期货与现货的主要区别在于,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而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或金融资产为标的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现货交易是即时的,而期货交易是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进行交割的。
Q2: 如何参与期货交易?
A2: 参与期货交易需要选择一家正规的期货公司,并开设期货交易账户,在开户前,需要准备好身份证、银行卡等相关证件和资料,开户后,可以通过期货公司的交易平台进行期货交易,在交易过程中,需要注意风险管理和资金控制,避免盲目投机和过度交易。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期货是一种复杂但极具潜力的投资工具,适合那些愿意承担一定风险以追求更高回报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