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1907指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关于对港中旅华贸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草案的审核意见函,编号为上证公函【2015】1907号。
上证1907并不是一个官方的或广泛认知的术语,它可能是对某个特定时间点(如2007年某月)上证指数状态的一种非正式描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上证指数”及其历史背景入手,并探讨2007年这一特定年份中上证指数的表现和相关情况。
一、上证指数简介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综指”,是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其前身为上海静安指数,由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于1987年编制,并于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上证指数以全部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编制,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衡量中国证券市场表现的重要指数之一。
二、上证指数的计算与修正
上证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即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有成新增(删除)时,需要进行指数修正,通常采用除数修正法。
三、2007年的上证指数
2007年是中国股市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上证指数首次突破了3000点,并于当年创下了6124点的历史高点,这一高点至今仍未被突破,成为许多投资者心中的一个标志性数字,2007年的牛市主要得益于国家出台的股权分置改革政策,以及市场上大型金融和资源类公司的强劲表现,这些公司大多由国资控股,市值庞大,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市场,推动了股价的上涨。
四、上证指数的现状与挑战
尽管2007年上证指数达到了历史高点,但随后经历了长期的调整和波动,上证指数仍在3000点附近徘徊,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股市制度的不完善、大股东减持、机构投资者做空等,随着新股的不断加入和市场结构的不断变化,上证指数的构成也在不断调整,这也给指数的稳定性带来了挑战。
五、上证指数的意义与影响
上证指数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指数之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它是投资者研判股票价格变化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国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关注中国股市动态的重要窗口,上证指数的表现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和市场预期。
六、表格:上证指数重要时间节点与表现
时间节点 | 上证指数表现 | 备注 |
1991年7月15日 | 正式实时发布 | 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 |
2005年12月30日 | 新上证综指发布 | 基日为2005年12月30日,基点为1000点 |
2007年 | 突破3000点并达到6124点 | 股权分置改革推动牛市 |
当前(截至2024年12月) | 3000点左右徘徊 | 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 |
七、FAQs
Q1: 上证1907是指什么?
A1: 上证1907并不是一个官方的或广泛认知的术语,它可能是对2007年某月上证指数状态的一种非正式描述,在正式场合和官方语境中,我们通常使用“上证指数”来指代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综合指数。
Q2: 为什么上证指数在2007年能达到6124点的历史高点?

A2: 上证指数在2007年能达到6124点的历史高点,主要得益于国家出台的股权分置改革政策以及市场上大型金融和资源类公司的强劲表现,这些公司大多由国资控股,市值庞大,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市场,推动了股价的上涨,当时市场情绪乐观,投资者信心高涨,也是推动指数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