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世顿案件是什么

都卡 期货动态 1
伊世顿案件即张家港保税区伊世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操纵期货市场案,2013年6月起,该公司为逃避监管,通过他人介绍,控制多个账户组成账户组,采用高频程序化交易方式从事股指期货合约交易,是一起典型的利用金融衍生品进行违规操作的案件。

《伊世顿案件是什么》

伊世顿案件是什么-第1张图片-ECN交易平台排行榜

在金融领域的诸多案件中,伊世顿案件无疑是一个极具代表性和警示意义的典型案例,这起案件不仅涉及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金融监管、市场公平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伊世顿公司全称为张家港保税区伊世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于 2012 年 9 月 12 日在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注册成立,其工商登记的注册地址是张家港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室 1405A,但实际上该地址并不存在,其主要办公地也并不在此,该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原材料及产品、矿产品等业务。

真正让伊世顿公司进入公众视野的并非其正常的商业贸易活动,而是其在 2013 年至 2015 年间所实施的一系列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在这期间,伊世顿公司为逃避证券期货监管,通过被告人高燕、金文献介绍,以租借或者收购方式,实际控制了 19 名自然人和 7 个法人期货账户,与伊世顿公司自有账户组成账户组,这些账户被用于进行非法的期货交易活动。

伊世顿公司采用高频程序化交易方式从事股指期货合约交易,所谓高频程序化交易,是指利用计算机程序快速下达交易指令,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交易,以获取微小的价格波动利润,这种交易方式本身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并无问题,但伊世顿公司却将其用作操纵市场的工具。

从 2013 年 6 月起至 2015 年 7 月间,伊世顿公司利用控制的账户组,通过高频程序化交易,恶意操纵股指期货市场,他们利用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大量买卖股指期货合约,制造虚假的市场供求关系,误导其他投资者,使期货价格偏离正常水平,从而获取巨额利润,据新华社报道,伊世顿总经理高燕、业务拓展经理梁泽中以及华鑫期货公司技术总监金文献等犯罪嫌疑人仅用约 600 万启动资金,通过“高频交易”获利高达 20 亿元,在 A 股暴跌最惨烈的 2015 年 6 月初至 7 月初,盈利达 5 亿余元。

这种操纵市场的行为严重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的形成应当是基于市场供求关系和宏观经济基本面等因素,而伊世顿公司的恶意操纵行为使得期货价格失真,干扰了市场的定价机制,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许多中小投资者由于受到错误价格信号的误导,做出了错误的投资决策,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伊世顿案件也暴露出了我国金融市场在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在案件发生前,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伊世顿公司的异常交易行为,反映出监管技术和手段的滞后性,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也存在缺陷,例如华鑫期货公司技术总监金文献为伊世顿公司提供便利,协助其进行非法交易,这凸显了金融机构在风险防控和员工管理方面的不足。

经过缜密侦查,公安部指挥上海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了这起案件,2015 年 11 月 1 日晚,新华社报道了伊世顿总经理高燕、业务拓展经理梁泽中以及华鑫期货公司技术总监金文献等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涉案资金也被公安机关依法冻结,2017 年,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伊世顿案进行了两审,最终落下帷幕,这是国内首例被认定滥用高频程序化交易操纵股指期货市场的刑事案件,在当时引起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关注。

伊世顿案件是什么-第2张图片-ECN交易平台排行榜

伊世顿案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金融市场参与者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操纵市场,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监管部门应当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制度和技术手段,提高对市场异常交易行为的监测和识别能力,金融机构也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防止内部人员参与违法违规活动,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标签: 伊世顿案件 操纵期货市场 违法交易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