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期保值回避的是价格下跌风险,即通过在期货市场买入合约来锁定未来商品的价格。
买期保值,也称为买入套期保值或多头保值,是生产经营者常用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通过在期货市场预先买入期货合约,可以有效规避未来现货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确保企业成本的稳定和利润的可预测性。
一、买期保值的定义

买期保值是指经营者预先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期货,以便将来在现货市场买进现货时不致因价格上涨而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套期保值方式,这是加工商为避免将来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而经常采用的一种保值方法。
二、买期保值的风险规避原理
1、锁定未来购买价格:买期保值的核心原理在于通过期货市场提前锁定未来购买商品的价格,这样,无论未来市场价格如何波动,企业都能以固定的期货价格购入所需商品,从而避免因价格上涨而导致的成本增加。
2、对冲价格风险: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合约的同时,企业在现货市场面临相反的价格风险,当现货价格上涨时,期货合约也会盈利,从而对冲了现货市场的损失;反之,当现货价格下跌时,期货合约可能亏损,但现货市场的采购成本降低,整体上仍能保持稳定的成本水平。
三、买期保值的具体操作
1、分析市场趋势:企业首先需要对未来市场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如果预计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企业可能会选择进行买期保值操作。
2、选择合适的期货合约:根据企业的采购计划和预算,选择合适的期货合约进行买入,这包括确定期货合约的数量、交割日期等关键要素。
3、持有期货合约: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期货合约后,企业需要持有该合约直至到期或提前平仓,在此期间,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价格变化。
4、实物交割或平仓:在期货合约到期时,企业可以选择进行实物交割(即按照合约规定接收商品)或提前平仓(即卖出期货合约以锁定利润或减少损失),实物交割适用于那些实际需要商品的企业;而提前平仓则更灵活,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需求进行调整。
四、买期保值的优势
1、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通过买期保值操作,企业可以有效规避未来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确保采购成本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2、稳定经营业绩:稳定的采购成本有助于企业稳定经营业绩,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优化库存管理:买期保值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库存管理策略,减少因价格波动而导致的库存积压或短缺风险。
五、买期保值的局限性
1、基差风险:由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可能存在基差(即两者之差),因此买期保值并不能完全消除价格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基差的变动可能导致保值效果不佳甚至产生额外损失。
2、流动性风险:期货市场的流动性状况会影响买期保值的效果,如果市场流动性不足或交易不活跃,企业可能难以及时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从而影响保值效果。
3、操作难度:买期保值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如果操作不当或判断失误,可能会导致保值失败甚至产生更大损失。
六、案例分析
以一家食品加工企业为例,该企业预计在几个月后需要大量购买小麦用于生产,如果小麦价格预期上涨,企业为了锁定成本会提前在期货市场买入小麦期货合约,假设当前小麦现货价格为每吨2000元,而期货市场上6个月后交割的小麦期货价格为每吨2100元,该企业于是买入了一定数量的小麦期货合约,6个月后,当小麦现货价格上涨至每吨2300元时,期货价格也相应上涨至每吨2400元,此时该企业通过卖出之前买入的期货合约实现了每吨300元的盈利(24002100=300元),尽管现货市场上采购成本增加了(从2000元涨至2300元),但期货市场的盈利部分弥补了这一增加的成本,使得企业整体采购成本仍然保持在每吨2100元左右的水平,如果没有进行买期保值操作,该企业将面临更高的采购成本和更大的经营压力。
买期保值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规避未来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并稳定经营业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基差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难度等问题以确保保值效果的实现。
七、FAQs
1、问:买期保值是否适合所有类型的企业?

答:买期保值主要适用于那些预计在未来需要购买原材料或商品的企业,如制造业、加工业等,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进行买期保值操作,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评估是否采用这种策略。
2、问:买期保值是否总是能够保证企业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
答:买期保值并不能完全消除价格风险,因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可能存在基差变动,市场流动性状况和操作难度等因素也可能影响保值效果,企业在使用买期保值策略时应谨慎评估风险并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