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监管包括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督管理,中国期货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的自律管理,以及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机构的监控。
期货市场的监管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过程,旨在确保市场公平、透明和高效运行,保护投资者利益,并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以下是对期货市场监管的详细阐述:
一、期货市场监管的重要性

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对于稳定企业经营、活跃商品流通、服务保供稳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加强期货市场监管对于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预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期货市场监管的主体
1、政府监管机构:期货市场的主要监管机构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及其下属的期货监管司,这些机构负责拟订期货市场及期货经营机构开展的衍生品业务相关监管制度,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核准、注册、备案申请,并监测监控并防范处置期货市场风险。
2、自律组织:中国期货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也是期货市场监管的重要力量,它们按照自律规则对期货公司实行自律管理,并负责监督和管理交易所内的期货交易活动。
1、行为监管:加强对各类交易行为的穿透式监管,压实中介机构客户管理责任,严格落实账户实名制、交易者适当性等监管要求,关注新型交易技术和策略演进,做好前瞻性研究和监管政策储备。
2、机构监管:强化对期货公司股权管理和法人治理的监管,严防不符合规定条件的机构和人员控制期货公司,规范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实现对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管全覆盖。
3、风险防控:聚焦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大力提升期货市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韧性,通过巩固期货市场运行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推动风险预警体系向数字化、智能化、实时响应转型。
4、违法违规行为打击:严厉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公开曝光,对严重违法违规者实施市场禁入。
四、期货市场监管的挑战与展望
随着市场发展和技术进步,期货市场自身的复杂性以及与现货市场、其他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均显著增强,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给监管带来较大挑战,期货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立足全局做好多元目标的统筹平衡,加强与有关各方的沟通协调,把握好相互关联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步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监管主体 | 监管内容 | 主要职责 |
中国证监会及期货监管司 | 行为监管、机构监管、风险防控、违法违规行为打击 | 拟订监管制度、办理审批核准、监测监控风险、防范处置风险 |
中国期货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 | 自律管理、监督交易活动 | 制定自律规则、实施自律管理、监督交易合规性 |
六、FAQs

Q1: 什么是期货市场的穿透式监管?<br>
A1: 穿透式监管是指监管机构通过严格落实账户实名制、优化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管理方式等措施,强化对期货交易行为的“一看到底”,加强对期货公司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穿透审查,以防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主体控制期货公司。
Q2: 如何加强期货市场的风险防控?<br>
A2: 加强期货市场的风险防控需要聚焦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四个环节,具体措施包括巩固期货市场运行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完善各项制度规则,用好大数据资源加强定量分析,推动风险预警体系向数字化、智能化、实时响应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