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优即网络优化,可优化网络覆盖参数(如基站发射功率、天线角度等)、网络容量参数(如信道带宽分配等)、网络质量参数(如信号强度、干扰水平等)。
网络优化(网优)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调整和优化,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网优参数及其详细说明:

1、信道:信道是无线通信中用于传输数据的路径,在无线网络优化中,选择合适的信道至关重要,因为不同信道之间可能存在干扰,对于2.4G频段,建议采用1、6、11三个信道来避免干扰,因为这些信道之间完全不重叠,对于5G频段,除了特定的信道外,还可以利用36到64的信道进行优化,信道的选择应根据实际环境进行调整,以减少干扰并提高信号质量。
2、功率:功率决定了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强度,在网优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环境调整AP(接入点)的功率,在教室或宿舍等较小空间内,2.4G功率可以调整为1517dBm,5G功率可以调整为1720dBm;而在空旷区域,则可能需要更高的功率设置,合理的功率设置可以确保无线信号覆盖目标区域,同时避免过度覆盖导致的干扰。
3、带宽:带宽决定了无线传输的速率,在选择带宽时,需要考虑信道的重叠情况以及传输距离,在2.4G频段中,20MHz的带宽可以提供三个完全不重叠的信道(如1、6、11),而40MHz的带宽则可能导致更多的信道重叠和干扰,在选择带宽时,需要综合考虑实际环境和需求。
4、PCC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主载波标识,用于区分主辅载波,在LTE R9版本中主要采用单载波,而在R10版本中引入了多载波联合技术。
5、PCI (Physical Cell Identity):物理小区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每个小区,其范围为0503,共504个不同的标识。
6、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通过多个天线传输数据的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涉及的参数包括MIMO模式、空间复用等。
7、DLMCS (Dynamic Load Management for Coordinated Scheduling):动态负载管理协调调度参数,用于平衡基站间资源分配,提升网络性能。
8、BLER (Block Error Rate):区块错误率,衡量无线链路的可靠性和误码控制,对无线通信质量有重要影响。

9、TAC (Tracking Area Code):跟踪区域管理中的编码,用于识别不同的跟踪区域。
10、eNodeB及小区标识:在系统信息中提供定位信息,便于设备识别和连接。
11、最小接入电平:通常乘以2后在SIB1中提供接收信号强度阈值,用于判断设备是否可以接入网络。
12、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是判断信号覆盖的重要指标之一。
13、RSRQ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综合考虑了信号强度和干扰情况。
14、SIN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是评估信号质量的关键指标。
15、切换成功率:指UE在移动过程中成功完成切换的比例,是评估移动性管理性能的重要指标。
16、掉话率:指UE在通话过程中意外中断的比例,反映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网优涉及多个方面的参数调整和优化,包括信道、功率、带宽、PCC、PCI、MIMO、DLMCS、BLER、TAC、eNodeB及小区标识、最小接入电平、RSRP、RSRQ、SINR、切换成功率和掉话率等,这些参数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并进行精细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网络性能。
标签: 网优 参数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