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白糖价格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年初时,国内糖价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随后逐渐走低。到7月中旬,糖价出现阶段性底部,之后虽有小幅回升,但整体仍维持低位震荡。
2018年白糖价格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国际糖价
上半年:国际原糖期价在8月份创出了10.39美分/磅的近10年来的新低,整体呈现单边下跌态势,这主要是因为全球食糖供需过剩状况持续,印度、泰国等主产国产量增加,而需求增长相对平稳。
下半年:10月受巴西大选和印度爆发严重病虫害影响大幅反弹,之后期价回落至12.513.3美分/磅之间振荡,年末收于12.513.3美分/磅。
二、国内糖价
上半年:国内郑糖期价最低分别在7月份和8月份两次跌破4800元/吨的整数关口,最低创出4792的近41个月来的新低,广西柳州现货价于7月下旬创出7175元/吨的年内低点,随后基本处于低位振荡之中,至12月19日报价为5220元/吨。
下半年:在国际原糖上涨的带动下,第四季度期价出现止跌企稳走势,但反弹幅度逊于外盘,郑糖指数合约最高反弹至5264元/吨,并长时间处于48505050元/吨之间振荡。
三、国内外价差
上半年:受国际糖价下跌影响,国内外价差有所扩大,进口利润增加,但由于走私糖冲击以及消费低迷,去库存进度缓慢。
下半年:随着国际糖价反弹,国内外价差逐渐缩小,国内糖价受到一定支撑。
四、政策影响
上半年:国家对食糖产业实行收购价挂钩联动政策和收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糖价,但也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下半年:商务部发布公告调整配额外食糖进口保障措施,将配额外食糖进口许可证发放数量从150万吨上调至190万吨,进口量预期增加对国内糖价形成压力。
五、基差情况
全年基差基本处于正值,且自7月中旬开始由负转正后一直保持正值,最高值出现在12月11日为487(2209年11月),此后逐步下降,其中10月以后甜菜糖销售均价加速下跌是主要原因。
六、市场供需
供应方面:2017/18年度国内食糖连续第三年增产,产量达到1031万吨,较上年增长约102万吨;进口量同比小幅增加27万吨至257万吨,走私糖数量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国内市场供应造成一定冲击。
需求方面:2017/18年度全糖消费走出低迷态势,预计整体小幅增长,但淀粉糖替代的影响仍在不断发酵中,抹平了全糖消费增长对白糖的利好,预计2017/18年度白糖消费基本持平。
七、相关行业动态
制糖企业:由于糖价下跌,制糖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部分企业亏损加剧,行业洗牌加速。
下游企业:食品饮料等下游企业采购成本降低,利润空间有所改善,但对白糖的需求增长相对平稳。
八、FAQs
问题一:2018年白糖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2018年白糖价格波动主要受全球食糖供需过剩、国际糖价下跌、国内增产、进口政策调整、走私糖冲击以及消费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问题二:2018年国内外白糖价差的变化趋势如何?
答案:2018年上半年,国内外白糖价差有所扩大,主要是由于国际糖价下跌而国内糖价相对稳定所致;下半年,随着国际糖价反弹,国内外价差逐渐缩小。
问题三:2018年白糖市场的供需状况如何?
答案:2018年白糖市场供应过剩,国内食糖连续第三年增产,同时进口量也有所增加;而需求方面,虽然全糖消费略有增长,但淀粉糖替代效应的存在使得白糖需求增长相对平稳,整体供需格局偏宽松。
标签: 2018年 白糖价格 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