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监督指对基层组织、干部的监督,确保其忠诚干净担当,维护群众利益。
基层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层监督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基层监督的详细介绍:
1、定义与重要性:基层监督是指对基层组织、干部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活动,包括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党的工作部门的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的日常监督以及党员之间的相互监督等,它是确保基层权力不被滥用、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关键机制,加强基层监督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基层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主要任务:根据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的部署,基层监督的主要任务包括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如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强对基层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推动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等。
3、工作机制与方法:基层监督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如监督互补、信息互联、成果互通等机制,并开展联合监督,要注重创新监督方式,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深化应用检举举报平台等,还应加强基层监督力量的整合与建设,提高基层监督执纪水平。
4、实际成效与挑战:近年来,基层监督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基层监督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监督力量分散、“熟人社会”干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以改革精神聚焦制约基层监督的难点堵点,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
FAQs
Q: 基层监督的主要对象是谁?
A: 基层监督的主要对象是基层组织、干部和公职人员,特别是那些直接涉及群众利益、掌握一定权力的人员,如村(社区)“两委”成员、基层站所负责人等。
Q: 如何加强基层监督的力量?
A: 加强基层监督的力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县级纪委监委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将人员力量向监督执纪执法一线倾斜;二是深化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改革,强化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力量统筹;三是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高校等基层纪检机构建设;四是组建基层监督人才库,通过业务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基层监督执纪水平。
标签: 基层监督 具体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