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货价通常指批发商或生产商对商品设定的初始销售价格,即商品从厂家发货给零售商或其他买家的价格。
开货价通常是指在商品流通领域中,供应商向采购商、零售商等提供货物时所报出的价格,这个价格是商品从生产环节进入流通环节的初始定价,它反映了供应商对商品的定价策略和预期利润空间,以下是关于开货价的一些要点:

1、影响因素
生产成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生产设备折旧等直接生产成本是影响开货价的重要因素,如果生产成本上升,供应商可能会提高开货价以保持利润水平。
市场需求:当市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旺盛时,供应商可能会适当提高开货价;反之,若市场需求疲软,为了促进销售,开货价可能会降低。
竞争状况: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供应商为了吸引客户,可能会降低开货价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而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环境下,供应商则可能具有较强的定价权,开货价相对较高。
产品特性: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品质、品牌、功能、外观等,高品质的产品、知名品牌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开货价,因为这些产品在市场上更受欢迎,消费者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
交易规模:采购商的采购量越大,供应商给予的开货价往往越低,这是基于规模经济原理,大批量采购可以使供应商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2、与零售价的区别
开货价是供应商给采购商、零售商等的价格,是商品进入流通环节的初始价格;而零售价是最终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价格,是在开货价的基础上加上了零售商的利润、运营成本、税费等后形成的价格,零售价要高于开货价,两者之间的差价就是零售商的利润空间以及覆盖其运营成本和税费的部分。

3、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
对于供应商来说,开货价的制定直接影响其利润水平和市场份额,合理的开货价可以帮助供应商吸引更多的客户,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也能保证供应商在扣除成本后获得一定的利润,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对于采购商和零售商来说,开货价是其采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低的开货价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采购商和零售商通常会与多个供应商进行比较和谈判,以争取最优惠的开货价。
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开货价的波动会影响到商品的价格体系和市场供需关系,合理的开货价有助于稳定市场价格,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不合理的价格波动则可能导致市场价格混乱,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4、相关术语
期货开货价:在期货交易中,开盘价是指期货合约每个交易日开市后的第一笔成交价格,开盘价由集合竞价产生,是投资者根据市场信息和自身判断在交易开始前提交买卖委托,交易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的一个平衡价格。
平仓价:平仓价是指投资者买入或卖出原来持有的期货合约的价格,在期货交易中,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或卖出与之前持仓方向相反的合约来进行平仓操作,平仓执行后的结果是仓位减少,而平仓的价格就是处理单子的价格。
开货价是商品流通领域中一个重要的价格概念,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与零售价有着明显的区别,了解开货价的相关知识,对于供应商、采购商、零售商以及投资者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在商业活动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