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煤炭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导致落后煤矿企业淘汰出局,煤炭实际产量减少。全国煤炭价格上涨和投资拉动也影响了供需平衡。煤炭去产能政策、经济回暖迹象以及工业用煤量增加也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2017年煤炭价格上涨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下将从供给侧改革、经济回暖、季节性需求变化等多个角度详细阐述:

1、供给侧改革: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同比下降9.4%,2017年继续推进去产能目标为1.5亿吨,到目前已完成年度任务的65%,这一政策导致煤炭供应量减少,供需关系紧张,从而推高了煤炭价格。
2、经济回暖:2017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GDP、出口、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均有所回升,经济回暖迹象明显,工业用煤量增加,特别是在迎峰度夏期间,火电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煤炭价格上涨。
3、季节性需求变化:每年春节后的一两个月是传统淡季,但2017年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在传统淡季从2月10日的590元/吨一直涨到3月20日的690元/吨,30天涨了100元/吨,这种反常现象主要是由于火电增长快且突然,沿海六大火电的日耗同比增幅一度接近50%。
4、运输成本上升:由于路上严格的制超政策,车板费、人工费等中间费用大幅上涨,运输成本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煤炭的市场价格。
5、囤货行为:部分贸易商和发运商囤煤惜售,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这种行为在迎峰度夏期间尤为明显,导致煤炭价格上涨速度加快。
6、环保和安全检查:煤矿安全检查与环保压力较大,多数煤矿产能无法有效释放,这导致市场上的有效供给减少,进一步推高了煤炭价格。
7、政策调控:政府通过约谈企业、释放产能等方式试图稳定市场价格,这些措施的效果有限,未能完全遏制煤炭价格的上涨趋势。
8、国际市场影响:全球煤炭市场的需求也在增加,特别是亚洲国家的需求上升,对国内煤炭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支撑。

9、市场预期:市场对未来煤炭价格上涨的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当前的价格,许多企业和贸易商提前锁定采购,以避免未来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
2017年煤炭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供给侧改革导致的供应减少、经济回暖带来的需求增加、季节性需求变化、运输成本上升、囤货行为、环保和安全检查、政策调控、国际市场影响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煤炭价格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