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券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规定,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证券业务或期货业务。场外配资业务被定性为非法活动,因此从法律角度看,股票配资需要取得相关许可证,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配资,即资金配给,是一种融资方式,投资者通过借贷获得资金以增加投资规模,这种模式在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中较为常见,旨在通过杠杆效应放大收益,配资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因此受到严格的监管,以下是一些关于配资的规定:
1、配资合同的效力:根据《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86条的规定,除依法取得融资融券资格的证券公司与客户开展的融资融券业务外,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与用资人的场外配资合同无效,这意味着未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场外配资行为是非法的。
2、法律关系与特征:场外股票配资合同具备借贷法律关系和让与担保合同法律关系的特征,配资方按杠杆比例提供资金,融资方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当资产市值达到平仓线后,配资方有权强行卖出股票以保证偿还借款本息。
3、司法实践中的认定:在实践中,对于场外配资合同的效力存在争议,一些法院认为,场外配资合同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应认定为无效;而另一些法院则认为,这些合同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应认定为有效。
4、监管与打击:中国证监会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一直在加强对场外配资的监管,明确表示将打击非法场外配资行为,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
5、风险控制:配资公司通常会设定警戒线和平仓线,以控制投资风险,当风险保证金亏损达到一定比例时,配资公司会要求补仓或减仓。
6、选择技巧:选择配资公司时,投资者应考虑公司的信誉、成立时间、客户口碑等因素,最好亲自去公司现场查看,或者选择允许客户驻场操作的配资公司。
7、法律后果:如果配资合同被认定为无效,配资方依合同约定请求支付的利息和管理费将不予支持,如果配资方因控制账户导致用资人无法及时平仓止损,应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
配资作为一种融资手段,虽然能够放大投资收益,但也增加了投资风险,投资者在选择配资服务时应谨慎,确保合法合规,并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风险控制措施,监管机构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法规,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