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出现是为了规避价格风险,通过标准化合约进行交易,促进商品流通和价格发现。
期货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出现与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期货市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现代形态是在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以下将详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期货市场:
一、期货市场的历史起源

1、古代萌芽:期货市场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当时已存在中央交易场所和大宗易货交易,这些交易活动带有期货贸易的性质,在罗马议会大厦广场和雅典的大交易市场,人们进行集中交易,这些场所成为早期的期货交易中心。
2、中世纪发展:12世纪,英法等国的交易方式逐步专业化,并出现了对在途货物提前签署文件、预交保证金购买的现象,1571年,伦敦皇家交易所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家集中的商品市场,后来在其原址上成立了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
3、现代期货的诞生: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始于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成立,芝加哥因其地理位置优越,成为粮食集散地,粮食商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开始签订远期供货合同,这促成了期货市场的形成。
二、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1、规避价格风险: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帮助生产者和消费者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通过期货交易,买卖双方可以在未来特定时间和地点按照约定价格进行交易,从而锁定成本和收益,农民可以通过卖出期货合约锁定未来农产品的价格,避免丰收时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
2、价格发现:期货市场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通过大量买卖双方的竞价,形成了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这种价格发现机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未来价格走势的参考,有助于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和投资决策。
3、促进商品流通和资源配置:期货市场通过标准化合约和保证金制度,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使得商品能够更快速地从生产地流向需求地,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投机与套利:期货市场的杠杆效应吸引了大量投机者参与,他们通过预测价格走势进行买卖,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投机行为也带来了套利机会,使得市场价格更加趋于合理。
三、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1、初期探索:中国期货市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和建设,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的第一步,随后,上海金属商品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相继成立。

2、规范发展:1992年,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中断40多年后重新恢复,1993年,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1998年,国家对期货市场进行了大力整顿,暂停多个期货品种,保留上海、大连、郑州三家期货交易所。
3、金融创新与改革:进入21世纪,中国期货市场在监管制度改革、产品扩容和业务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06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2010年,推出了国内第一个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近年来,国债期货、股票期权等产品相继推出,丰富了市场结构。
期货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帮助生产者和消费者规避价格风险,还通过价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期货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但通过有效的监管和风险管理措施,可以实现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