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以前叫鄂州,后来被称为武昌和汉口。
武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的省会,它的名字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化,从古至今,其名称和行政地位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下将详细探讨武汉的历史名称及其变迁过程:
1、古代时期
夏汭与鄂渚:武汉最早的官方称谓可以追溯到东周春秋初年,当时汉口沿江一带被称作“夏汭”或“鄂渚”,是楚国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中心之一。
却月城:东汉末年,荆州豪强刘表在今汉阳龟山设郡,名为“却月城”,这是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
夏口城:三国时期,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
2、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郢州:南北朝时期,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鄂州与沔州:唐代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
3、宋元明清时期
江城: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这一名称始于唐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武昌:元代将江夏更名为“武昌”,使其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所。
汉口:明宪宗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入江,汉口形成市集,但每到夏天涨水之际,江水漫溢,人们仍无法安居,1635年,通判袁焻创筑长堤以障水患,此堤名曰“袁公堤”,即今日之长堤街。
4、近现代时期
京兆区:1926年秋,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次年初,国民政府将汉口市(辖汉阳县)与武昌合并,划为京兆区,作为首都,并建立统一的武汉市政府。
直辖市:1949年解放前夕,汉口作为直辖市,武昌作为省辖市,汉阳作为县而分治。
武汉市:解放后,政务院将汉口、武昌、汉阳(县府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合并为武汉市(原汉阳县治所迁至蔡甸,保留县的建制),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
武汉的名称和行政地位经历了从古至今的多次变化,从最初的夏汭、鄂渚,到后来的武昌、汉阳,再到现代的武汉市,每一次变化都反映了这座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迁,武汉不仅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而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