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通过参保缴费的方式,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费用的保障,减轻个人和家庭的医疗负担。
医疗保险,简称“医保”,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通过参保缴费的方式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费用的保障,医保制度的核心在于互助共济,通过参保人共同缴费形成基金池,以减轻个人和家庭在医疗费用方面的负担,确保人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一、医保的起源与发展

医疗保险起源于西欧,可追溯到中世纪,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和大工业的发展,工作环境的恶劣和流行疾病、工伤事故频发,使得工人要求相应的医疗照顾,由于工资较低,个人难以支付医疗费用,于是许多地方的工人自发组织起来,筹集一部分资金用于生病时的开支,这种形式虽然不稳定且范围有限,但为后来的医疗保险制度奠定了基础,18世纪末19世纪初,民间保险在西欧发展起来,成为国家筹集医疗经费的重要途径,医疗保险逐渐具有了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和社会性等基本特征,并通常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
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就着手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报销比例逐步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二、医保的类型与特点
中国的医疗保险主要分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大类。
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对象是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员工,这类医保分两个账户:一个是自己交的钱进个人账户;而企业帮助员工交的钱中,一小部分也会进入员工的个人账户,但大部分是进入统筹账户的,个人账户主要用于购买普通常备药等日常用药,而统筹账户则用于挂号看病、在医院药房或指定药房凭处方拿药时的费用划拨。
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以前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并而成,对象是无业人员(自由职业、个体户等)和农村人口,这一类的账户只有一个,即自己交的钱直接进入统筹账户,不存在个人账户。
医保的特点主要包括广覆盖、低水平和保证终身续保,广覆盖意味着投保不设门槛,对职业类型和年龄要求宽泛,甚至可以带病投保,费率变化不大,主要跟所在地区前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及自己的工资水平正相关,保证终身续保是指只要缴满一定年限(职工缴满25年、城乡居民缴满20年),退休后即可享受终身保障。
三、医保的作用与报销范围
医保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参保人员在发生医疗费用时获得经济补偿,降低个人的医疗费用负担,使人们能够更容易地获得医疗服务,医保可以报销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用、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和化验费用等,具体报销范围可以参照医保三大目录,即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医保的报销范围和比例可能因地区和不同的医保计划而有所不同,医院的等级越高,起付线越高、报销比例也越低,这是国家鼓励居民如果只是小病就去社区医院看,不要过度消耗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医保报销还有额度限制,设置报销上限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少数人滥用医疗资源导致社会整体买单。
四、医保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使用医保时,参保人员需要首先选择具有医保服务资格的医疗机构就医,在就诊时,持有有效的医保凭证(如医保码等),提供相关信息和诊断,然后进行费用结算,根据政策,参保人员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自付金额,剩余的费用会由医保基金进行报销。
需要注意的是,医保报销要求去医保定点医院就医,只有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费用才能正常进行医保报销,在使用医保前,参保人员需要了解当地的医保定点医院和药店信息。
五、医保的现状与展望
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13.34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2023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33万亿元,总支出2.81万亿元,医保制度的运行安全稳健,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坚实的医疗保障。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医保制度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国家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和额度;将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和使用效率提升工作,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稳健运行,还将推动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六、医保常见问题解答
Q1: 如何参加医保?
A1: 居民如果参加居民医保应当在每年的集中参保缴费期内缴费参保目前各地都做到了可以线上参保,职工可以通过与用工单位共同缴纳医保费用来参加职工医保,个体经营者和自由职业者可以根据政策选择在就近医保经办服务中心参加居民医保或职工医保。
Q2: 医保可以报销哪些费用?
A2: 医保可以报销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用、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和化验费用等,具体报销范围可以参照医保三大目录即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但需要注意具体的报销范围和比例可能因地区和不同的医保计划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