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包括以下几类:
1、原材料: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和燃料等。
2、在产品:企业尚未完成加工,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在制品。
3、半成品:企业已完成一定生产任务的半成品,已验收合格入库,但需要进一步加工。
4、产成品: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5、商品:商品流通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6、周转材料: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7、委托代销商品: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
以下是对存货的详细介绍:
1、存货的分类
分类:存货可以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等。
按存放地点分类:存货可以分为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和加工中存货。
2、存货的确认条件
经济利益流入:与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即存货的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由企业承担。
成本可靠计量: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是资产确认的基本条件之一。
3、存货的计量方法
入账价值确定:存货的入账价值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发出计价方法:常见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4、存货的期末计量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如果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可能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存货的跌价准备
计提条件:当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且低于账面成本时,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转回条件: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账面价值时,可以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以下是关于存货的两个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1、如何判断存货的所有权?
判断标准是看存货的所有权是否属于企业,如果所有权属于企业,即使存货未收到或持有,也应作为企业的存货进行确认。
2、存货跌价准备如何计提?
当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且低于账面成本时,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算公式为: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存货可变现净值。
存货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各种资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周转材料等,存货的确认需要考虑其所有权和成本的可靠性,存货的计量方法有多种,期末计量应遵循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