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生息是指让国家或人民在经历战争、动乱等重大困难后,通过休息和恢复生产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
“休养生息”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xiū yǎng shēng xī,出自唐·韩愈《平淮西碑》,意思是在大动乱、大变革之后所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以下是对“休养生息”的详细解释:
1、出处:该成语出自唐·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
2、释义:休养,指休息保养;生息,指人口繁殖,休养生息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使国家经济得以迅速恢复振兴。
3、用法:联合式成语,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常用于描述战后或重大变故后国家的恢复和发展状态。
4、近义词:安居乐业、养精蓄锐。
5、反义词:动荡不安、离乡背井、颠沛流离。
6、示例:统治者应该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战后最重要的事就是偃武修文,让百姓休养生息,以充实国力,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积草囤粮,休养生息。
7、辨析:“休养生息”和“养精蓄锐”都有休息、保养力量的意思,但前者更侧重于恢复生产和社会秩序,后者则多用于国家军力的培养或比赛前的准备方面。

“休养生息”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的成语,它提醒人们在经历重大变故后要注重恢复和发展,为未来的繁荣稳定奠定基础。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内容整理并发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著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473708564@qq.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