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类。
留存收益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企业在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留存收益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积累情况,还对企业的财务结构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对留存收益的详细阐述:
一、留存收益的定义与分类

留存收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是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如10%)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等;任意盈余公积则是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的决议,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主要用于扩大生产经营、弥补亏损等。
2、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这部分利润没有指定用途,企业可以自主安排使用。
二、留存收益的来源
留存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这些净利润在扣除了所得税费用、弥补了以前年度亏损、提取了盈余公积并向投资者分配了利润之后,剩余的部分便形成了留存收益。
三、留存收益的作用
1、增强企业实力:留存收益可以作为企业追加投资的资金来源,帮助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2、弥补亏损:当企业出现亏损时,可以使用留存收益中的盈余公积来弥补亏损,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
3、转增资本:企业可以将盈余公积转为实收资本(或股本),从而增加企业的注册资本,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信誉度。
4、股东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存收益是股东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企业所有者在企业中的权益份额。
四、留存收益的管理

企业应对留存收益进行科学管理,确保其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留存收益分配政策;加强对留存收益使用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滥用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五、国际比较与启示
在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留存收益的管理和要求存在差异,欧洲大陆国家通常要求公司从法律上约束过量分配,以维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和持续经营,这些做法为中国企业在留存收益管理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留存收益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积累情况,还对企业的财务结构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应高度重视留存收益的管理和使用工作,确保其发挥最大效益。
七、相关问答FAQs
问:留存收益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答:留存收益的主要来源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
问:留存收益有哪些主要作用?
答:留存收益的主要作用包括增强企业实力、弥补亏损、转增资本以及作为股东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如何管理留存收益以确保其合理使用?

答:企业应制定合理的留存收益分配政策并加强对其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以防止滥用和浪费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