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是一种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形,主要由砾石和沙土组成,植被稀少。它分布在亚洲内陆地区,如中国的北部和蒙古国。
戈壁是世界上巨大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区之一,绵亘在中亚浩瀚的大地,跨越蒙古和中国广袤的空间,戈壁多数地区不是沙漠而是裸岩,戈壁(蒙古语:Говь),在蒙古语中有沙漠、砾石荒漠、干旱的地方等意思。
一、概述

戈壁亦称戈壁沙漠(Gobi Desert),是世界上巨大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区之一,绵亘在中亚浩瀚的大地,跨越蒙古和中国广袤的空间,戈壁多数地区不是沙漠而是裸岩,向北可达阿尔泰山和杭爱山,向东可达大兴安岭,而向南可达北山山脉,从戈壁东界算起,向西1600千米之外为新疆地区,是一个被南面的西藏高原和北面的天山山脉所包围的巨大盆地,这一荒漠占据一长1609千米、宽483966千米的广阔弧形地带,面积约为130万平方千米,戈壁的界限北抵阿尔泰山和杭爱山;东接大兴安岭西缘;南至阿尔金山、北山和阴山;西达东天山,中文“戈壁”仅指砾质、石质荒漠,半荒漠平地,而“沙漠”则仅指荒漠、半荒漠和干草原地沙地。
二、定义
指地面几乎被粗沙、砾石所覆盖,植物稀少的荒漠地带,戈壁地貌是地势起伏平缓、地面覆盖大片砾石的荒漠,按成因砾质戈壁可分为风化的、水成的和风成的三种。
三、分布
中国的戈壁广泛分布于温都尔庙—百灵庙—鄂托克旗—盐池一线以西北的广大荒漠、半荒漠平地,总面积约45.5万平方千米,茫茫戈壁滩上布满粗砂、砾石,踏在上面,沙沙作响,中国几个主要的、大的沙漠和沙地主要位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等地,沙漠(包括沙丘和风蚀土地)总面积为71.29万平方千米,戈壁总面积为56.9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3.36%,其中新疆沙漠总面积为42.0万平方千米,戈壁面积为29.3万平方千米,位居全国沙漠和戈壁面积的首位。
四、形成
科学家认为,200万年以来,特别是几十万年以来的中、晚、更新世时期,中国西部地势不断上升,干燥气候区不断扩大,这些地带表面沉积的砂岩、粉砂质泥岩以及砂砾岩等比较疏松的岩体在太阳和风的作用下,不断被风化剥蚀,变成大量碎屑物质,这些大小混杂的碎屑物质从山上崩解下来,开始在山脚下堆积起来,在洪水的作用下,被冲到较远的山麓地带,形成大面积的洪积平原,每当干燥季节,在大风的作用下洪积平原上的碎屑物质中的细砂和尘土被吹到天空中,其中尘土被吹到千里外的地区,形成了黄土高原;而那些细砂则被风携带到附近,形成沙漠,粒径比较大的砾石,则被留在原地了,就形成了如今的戈壁滩地貌了。
五、主要类型
戈壁的地表依据其组成物质可划分为岩漠、砾漠两类,岩漠是指地表岩石裸露或仅有很薄的一层岩石碎属覆盖的山麓地带,分布在周围及内部山前面积不大,如马鬃山、雅布赖山、贺兰山、罕乌拉山、巴彦乌拉山的山前地带,砾漠地表为砾石覆盖,砾石大小不等,在石漠的外围地带面积广大,强劲的风力,将细小颗粒吹走,留下粗大的砾石,砾石多成为风棱石,上覆盖一层坚硬光滑的黑褐色荒漠漆皮,以岩漠和砾漠组成的荒漠戈壁面积广大,分布范围只在阿拉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外围。
戈壁可分为剥蚀(侵蚀)和堆积两大类型,并可再分为若干亚类,各戈壁类型分布往往由山地向两侧谷地或盆地作带状排列。
六、特点
终年少雨或无雨,年降水量一般少于250毫米,降水为阵性,戈壁地区日照时数长,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戈壁地区植被稀疏,主要以耐旱植物为主,如红柳、骆驼刺等,戈壁地区土壤贫瘠,主要为砾质灰棕荒漠土和石膏灰棕荒漠土。
七、自然特征
戈壁的自然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和极端的气候条件,戈壁地区的地质结构主要由古老的岩石基底构成,这些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了广泛的砾石层,由于地处内陆深处,远离海洋的影响,戈壁地区的气候极为干旱,年降水量极低,有些区域甚至整年无雨,这种干旱气候加上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戈壁地区的地表水分迅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干旱程度,戈壁地区的温度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这也对当地的生物生存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八、居民和经济

尽管戈壁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但仍有一些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物在此生存,这些生物通常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行为习性,如深根系、厚实的表皮、储水能力强等,以应对干旱和高温环境,一些动物也采取了夜间活动、夏眠等策略来减少水分消耗和避免高温伤害,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戈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
经济方面,戈壁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扶持,该地区逐渐发展起了一些特色产业,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探险和体验;以及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也促进了戈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九、研究和探索
戈壁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备受关注,科学家们通过实地考察、遥感监测等手段对戈壁地区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戈壁地区的自然特征和演变规律,也为当地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探险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走进戈壁地区,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这片神秘而壮丽的土地,进一步加深了对戈壁地区的了解和认识。
十、FAQs
Q1: 戈壁和沙漠有什么区别?
A1: 戈壁和沙漠都是干旱地区,但它们的地表特征有所不同,戈壁主要由砾石和粗砂组成,地面较为平坦;而沙漠则主要由细沙组成,地面有各种沙丘,戈壁的降水量更少,植被更加稀少。
Q2: 戈壁上为什么植物稀少?
A2: 戈壁上植物稀少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极少,土壤贫瘠且缺乏水分,强烈的阳光照射和昼夜温差大也对植物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只有一些特别耐旱的植物如红柳、骆驼刺等才能在戈壁上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