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利率是央行制定的官方利率,用于指导金融机构和市场上其他参与者决定存贷款利率、债券收益率等各种金融交易利率的水平。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在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其变化决定了其他各种利率的变化,以下是对基准利率的详细介绍:

1、基本特征
市场化:基准利率必须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不仅反映实际市场供求状况,还要反映市场对未来的预期。
基础性: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或金融资产的价格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传递性:基准利率所反映的市场信号,或者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所发出的调控信号,能有效地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价格上。
2、主要类型
同业拆借利率:如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ibor)、美国联邦基准利率(FFR)、东京同业拆借利率(Tibor)等。
回购利率:如德国、法国、西班牙的回购利率。
存贷款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

3、确定因素
经济状况:基准利率的调整通常取决于央行或金融监管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状况来决定。
通货膨胀目标:基准利率的调整原因包括经济增长、通胀压力、货币政策调整和国际利率变动等因素。
4、重要作用
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基准利率的变化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利率水平。
影响贷款成本:当基准利率上升时,银行的贷款利率也会上升,借款人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相反,当基准利率下降时,借款人的贷款成本也会降低。
影响通胀和经济增长:基准利率的调整会对通胀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5、历史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5年以来多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南非央行在2024年11月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7.75%,符合市场预期。
6、未来展望
预计联邦资金利率将从1.5%提高至1.75%,分析师称,联储官员已经明确表示,尽管已经连续加息两次,但他们认为当前联邦资金利率的低水平仍然是无法持久的。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它在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基准利率类型,其确定和调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基准利率的概念、作用、确定和调整频率,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利率的形成和调整过程,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金融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