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是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经法定程序审批,规范和安排财政活动。
什么是财政预算

在现代社会的经济体系中,财政预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犹如一个国家或组织经济运行的蓝图,规划着资源的分配与使用,对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从本质上讲,财政预算是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预先计划与安排,它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合理地配置资源,确保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平衡。
一、财政预算的构成
1、财政收入预算
税收收入:这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各类税种,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个人所得税通过对个人所得征收一定比例的税款,调节收入分配,增加财政收入;增值税则在商品生产、流通环节普遍征收,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产业结构优化。
非税收入:除了税收之外,政府还有其他多种非税收入来源,如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教育费附加、污水处理费等,这些收费是为了补偿政府提供特定公共服务的成本;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即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股息等;还有罚没收入、捐赠收入等,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也占有一定比例,为政府提供了多样化的资金来源。
2、财政支出预算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涵盖政府的行政运行、立法活动、外交事务等方面的费用,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设备购置、公务活动经费等,这部分支出虽然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却是维持政府正常运转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础。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和促进就业,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基金的补贴,以及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扶持等促进就业方面的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
教育支出: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的教育经费,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通过财政投入,可以改善教育设施、提高教师待遇、推动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医疗卫生支出:用于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的支出,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政府通过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居民健康状况。
经济建设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公路、铁路、桥梁等,能够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扶持政策可以引导资源向重点产业倾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投入则有助于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财政预算的重要性
1、资源配置功能
财政预算通过对不同领域和项目的资金分配,引导资源流向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和地区,政府加大对新能源、环保产业的投资,可以促进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可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宏观调控功能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则可以通过相反的操作来抑制通货膨胀,这种逆周期的调节手段有助于保持经济的稳定运行,避免经济的大幅波动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3、保障民生功能
财政预算用于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民生福祉,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出,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合理的财政预算安排,可以确保公民享有基本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权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4、监督管理功能
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审查,包括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等多种形式,这有助于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运行,防止财政腐败和浪费现象的发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财政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1、编制原则
完整性原则:财政预算应涵盖政府所有的收支项目,不得隐瞒或遗漏任何重要的财政信息,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真实性原则:预算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如实反映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不得虚报、瞒报或篡改数据。
重点性原则:要根据国家的战略重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财政资金,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
绩效性原则: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对预算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编制流程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经济形势分析、政策研究、项目申报与审核等工作,政府部门需要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预测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化趋势,确定财政政策取向;各相关部门要提出本部门的预算项目申请,财政部门对项目进行审核和筛选。
编制草案阶段:财政部门根据前期准备工作的结果,按照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编制财政预算草案,草案内容包括财政收入预算、财政支出预算、预算平衡情况等,并附有详细的说明和分析报告。
审批阶段:财政预算草案经政府审议通过后,提交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对财政预算拥有最终的审批权,以确保预算的合法性和民主性。
批复下达阶段:经人大批准后的财政预算由财政部门正式批复下达给各预算单位执行,各部门要按照预算的要求,合理安排和使用财政资金,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3、执行与调整
严格执行:各预算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不得擅自改变预算用途或超预算支出,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控和管理,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调整机制:由于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变化等原因,财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调整,但预算调整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经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方可实施,要严格控制预算调整的范围和幅度,确保预算的稳定性和严肃性。
财政预算作为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财政预算的重要性,加强财政预算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财政预算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