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一般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其派出机构,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监管职责。
银监,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简称“银监会”或“银监”),是曾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以下是关于银监的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1、成立背景: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分工监管体制。
2、发展历程:自2003年4月28日起正式履行职责,到2018年3月被撤销,其职能并入新组建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保监会)。
主要职责
1、制定法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
2、机构管理: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3、资格核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进行审查和批准。
4、风险监管: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5、统计信息: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6、其他职责: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内设机构与职能分工
内设机构 | 主要职责 |
监管一部 | 负责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 |
监管二部 | 负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监管 |
监管三部 | 负责外资和政策性银行的监管 |
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 | 负责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
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 | 负责农村信用社等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 |
意义与作用

1、维护金融稳定:通过有效的监管,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2、保护存款人利益: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保障存款人的资金安全。
3、促进金融发展: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推动银行业的改革与创新,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关系是什么?
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方面存在明确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以及支付结算体系的监管等;而银监会则专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金融业的监管框架,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银监会撤销后其职能由谁承接?
2018年银监会撤销后,其职能并入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保监会”),银保监会作为新的监管机构,继续承担着对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监管职责,致力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这一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提高监管效率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