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是原产于亚洲的温带淡水鱼类,属鲤科鲤属。它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有2对须,背鳍基部较长且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
鲤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鲤属的淡水鱼类,以下是关于鲤鱼的具体描述:

1、形态特征
体型与颜色:体呈长纺锤形,腹部圆,头部侧扁,吻钝,口前位、圆弧状,唇仅口角处发达,须2对,吻须细弱,颌须粗大,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鳞圆形,侧线侧中位、前端稍高。
大小与重量:常见个体5~1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100千克以上。
2、分布范围
原产于亚洲,现全世界普遍养殖,我国除西北高原少数地区外,各地的水田、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普遍有分布。
3、品种划分
野生品种:主要有元江鲤、华南鲤、黄河鲤、黑龙江野鲤、湘江野鲤等。
选育品种:我国人工选育的鲤鱼品种主要有兴国红鲤、荷包红鲤、万安玻璃红鲤等。

杂交品种:主要有丰鲤、荷元鲤、颖鲤、岳鲤、芙蓉鲤、三杂交鲤、六倍体鲤、芙蓉鲤、建鲤等。
引进品种:主要有苏联鳞鲤、散鳞镜鲤、德国镜鲤、日本锦鲤等。
4、生活习性
底栖性:是底栖性鱼类,正常情况下都在水域底层游动、觅食、栖息,但气温较高时也会到中下层或中上层游动、觅食。
杂食性:植物性食物包括植物的根茎、嫩芽、果实等;动物性食物包括虾类、螺类及水生昆虫等。
独居性:多单独或成小群的生活在泥质溪流、江河、湖库中,觅食时像猪一样拱食腐殖质中的产卵、种子等。
变温性:最适生存温度21~27℃,摄食临界温度5~30℃,水温高于5℃低于30℃时都能保持一定的进食欲望。
5、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春季,一般在45月产卵,有些地区可能会延迟到6月,雌鱼常在浅水带的植物或碎石屑上产大量的卵,受精卵在3~4天后孵化。
以下是两个关于鲤鱼的问题:
1、鲤鱼的形态特征有哪些独特之处?请详细描述其体型、颜色、鳞片等方面的特点。
2、鲤鱼有哪些主要的品种划分?请列举并简要说明每个品种的特点或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