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点是企业收入与成本相等时的经营状态,即企业既不亏损也不盈利的临界点。达到盈利点意味着企业开始实现利润,它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
一、盈利点的定义

盈利点是指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收入恰好能够覆盖所有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那个特定的经营水平或销售数量,当企业达到这个点时,它既不亏损也不盈利;而超过这个点后,企业开始实现利润。
二、盈利点的计算方法
(一)基本公式法
1、公式
盈利点(销售量) = 固定成本÷(单位售价 单位可变成本)
盈利点(销售额) =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 =(单位售价 单位可变成本)÷单位售价
2、示例

假设某企业固定成本为100,00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50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
首先计算边际贡献:50 30 = 20(元)
然后计算边际贡献率:20÷50 = 0.4
最后计算盈利点(销售量):100,000÷20 = 5,000(件)
(二)图解法
1、绘制坐标轴
以销售量为横轴,以成本和收入为纵轴。
2、绘制成本线和收入线

成本线从固定成本开始,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上升,斜率为单位可变成本。
收入线从原点开始,斜率为产品售价。
3、确定盈利点
两条线的交点就是盈利点,此时收入等于成本。
三、影响盈利点的因素
(一)固定成本
1、含义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等。
2、影响方式
固定成本越高,盈利点越高,因为企业需要销售更多的产品来覆盖较高的固定成本。
(二)单位售价
1、含义
单位售价是指每个产品的销售价格。
2、影响方式
单位售价越高,盈利点越低,因为较高的售价意味着每销售一件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更快地覆盖成本。
(三)单位可变成本
1、含义
单位可变成本是指每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的变动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2、影响方式
单位可变成本越低,盈利点越低,较低的可变成本可以增加边际贡献,使企业在较低的销售量下达到盈利点。
四、盈利点的实际应用
(一)企业经营决策
1、产品定价
企业可以根据盈利点来确定产品的最低售价,如果预期的销售量较低,为了达到盈利点,可能需要提高产品售价。
2、成本控制
通过分析盈利点,企业可以明确成本控制的关键点,降低固定成本或单位可变成本可以降低盈利点,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投资分析
1、项目评估
在评估一个新的投资项目时,计算盈利点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项目的风险和回报,如果项目的盈利点较高,说明项目面临较大的风险,需要谨慎投资。
2、资金规划
根据盈利点的预测,投资者可以合理安排资金,确保项目在达到盈利点之前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FAQs
(一)如何降低盈利点?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降低盈利点:
1、降低固定成本,如优化办公场地租赁、减少不必要的设备购置等。
2、降低单位可变成本,如与供应商谈判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提高生产效率等。
3、提高单位售价,但要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
(二)盈利点与企业利润的关系是什么?
盈利点是企业利润为零的临界点,当企业销售量超过盈利点时,企业开始盈利,且销售量越高,利润越大;当企业销售量低于盈利点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