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币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不依赖实体硬币或纸币,通过加密算法和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安全性和信任度,具有匿名性、便捷性和交易成本低等特点。
1、定义
数字货币简称为DC(“Digital Currency”的缩写),是一种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不依赖于实体硬币或纸币,它首次出现于1983年,包含了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等类型,比特币是其代表币种之一。
2、特点
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交易通过加密算法进行点对点交易,各个节点之间实现信息互通,没有相关机构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减少了人为干预对货币价格波动的影响。
匿名性强:在使用数字货币交易时,交易主体不需要严格提交个人详细身份信息,只需资金即可进行交易,对于参与主体具有较强匿名性。
支付便捷:数字货币交易不需要现实第三方机构的参与,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支付便捷,能够大大提升交易效率。
安全性高:利用数字货币进行交易,是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使每一个节点的交易信息实现传递互通,每个节点之间串联形成一条信息链,能够保证交易信息的稳定与安全,提升交易的真实性与安全性。
3、常见类型
比特币:由中本聪于2009年开发,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项目,比特币拥有高度的游离性、匿名性和不可追踪性。
以太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开源平台,旨在为开发区块链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简化的方式,以太坊使用智能合约技术,可以实现完全去中心化的应用,不需要任何干预,也不需要信任第三方。
瑞波币:采用区块链技术的同时,融入了分布式总账技术,使得交易速度更快,可扩展性更好,瑞波币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支付标准,其价格波动性较大。
以下是两个关于数字币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1、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专门团队,开始对数字货币发行框架、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及相关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专项研究。
2016年,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完成法定数字货币第一代原型系统搭建。
2017年末,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部分商业银行和有关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发。
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启动试点测试。
2020年4月,开始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并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
2020年10月,增加了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6个试点测试地区。
2021年6月,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上线,钱包运营机构中的“网商银行(支付宝)”已呈现可用状态。
2021年9月,北京冬奥会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
2022年3月,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更新,新增“微信支付”功能。
2023年6月,石景山区启动数字人民币车险实名缴费试点;同年6月28日,上海公共交通费用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2024年6月20日,数字人民币APP收款业务在深圳地区试点测试;同年6月28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深圳分行联合辖内两家出租车公司以及罗湖东门商圈,推广数字人民币APP收款功能。
2024年9月,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产品及应用正式发布。
2、比特币是如何获取和使用的?
获取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数字货币交易所或者比特币ATM机获取比特币,数字货币交易所是一个在线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创建账户并购买或出售比特币,比特币ATM机则是一个可以兑换比特币和现金的自助设备。
使用方法:比特币的存储通常使用数字钱包,数字钱包是一种在线或离线工具,用于存储和管理比特币,在数字钱包中,用户可以接收和发送比特币,还可以将比特币转换成现金或其他资产,支付比特币非常简单,只需通过数字钱包扫描支付方的二维码或通过数字钱包之间的转账即可完成,比特币的支付不需要任何手续费或其他费用。
标签: 数字币 传统货币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