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是什么含义?

都卡 股市行情 1
三线一般指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线路中的第三级线路,或经济发展中较次一级城市。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中国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以下是关于三线建设的详细介绍:

一、背景与目的

三线是什么含义?-第1张图片-ECN交易平台排行榜

1、国际形势严峻: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局势动荡,战争因素急剧增长,美国在朝鲜战争后,与我国周边不少国家和地区签订条约,结成反华同盟,建立军事基地,对我国形成“半月形”包围圈,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并声称要对我国的核设施实行“外科手术”式打击,台海局势也紧张,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叫嚣要“反攻大陆”,中印边境印度军队也不断发动武装进攻。

2、工业布局不合理:当时中国70%的工业分布于东北和沿海地区,从军事经济学角度看,这种工业布局显得非常脆弱,东北的重工业完全处于苏联的轰炸机和中短程导弹的射程之内;而在沿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工业区则完全暴露在美国航空母舰的攻击范围中,一旦战争开始,中国的工业将很快陷入瘫痪。

3、加强战备与调整布局:为加强战备,改变工业布局,毛泽东在1964年8月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即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逐步迁入三线地区。

1、大三线: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7个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的腹地部分,共涉及13个省区,建设内容是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体,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中国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以及燃料动力和农业、轻工业在内的国家战略后方基地。

2、小三线:在一、二线地区的腹地,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安排的专案建设,如黑龙江的小三线是阿城和尚志,河北的小三线沿太行山麓,山东的小三线是沂源,上海小三线是皖南等。

3、建设规模巨大:1964年至1980年,国家在三线地区投入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40%左右,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参与了建设,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三、主要成就

1、改善工业布局:形成了包括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核能、航空、航天、兵工、电子、船舶工业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战略后方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

2、促进经济发展:攀枝花、六盘水、十堰、金昌等一大批新兴工业城市拔地而起,成都、重庆、西安、兰州、贵阳、安顺、遵义等一大批古老的城镇注入工业化能量后,拉近了与东部发达工业城市的差距,有力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线是什么含义?-第2张图片-ECN交易平台排行榜

3、推动科技进步:三线建设建立了雄厚的生产基地和一大批尖端科研试验基地,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带动了内地科技水平的提升。

4、增强国防实力:到1975年,三线地区的国防工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设备水平都已超过一二线地区,改变了国防工业的布局状况,增强了国家的国防实力。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建设规模过大:超过了国家的承受能力,导致资金、设备、原料难以到位,一部分工程中途下马或长期不能投产,造成了经济损失。

2、进程过急:有些项目未进行充分的资源环境调查和论证就匆忙动工,造成了严重后果。

3、经济效益不高:过分强调战备需要,忽视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规律,一些现代化工业企业远离城市,按“靠山、分散、进洞”的原则建设在山沟里,造成生产管理、协作不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

4、后续发展受限:由于三线建设时期工厂的位置偏僻而分散,导致企业的后续发展进入瓶颈,许多厂矿单位成为一个封闭的社会,与外界交流困难,信息闭塞,产品往往跟不上世界潮流。

五、后续调整与发展

1、调整与搬迁:1983年12月,中国政府在成都设立国务院三线办公室,1984年11月确定第一批调整名单,将部分三线企业陆续迁往邻近中小城市或大城市,并对一些企业进行了改制,由军用企业转为民用企业。

2、持续发挥作用:尽管三线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留下的物质遗产和技术基础,至今仍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

六、FAQs

三线是什么含义?-第3张图片-ECN交易平台排行榜

1、什么是三线建设中的“一线”“二线”?

“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行政区划上主要为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新疆、西藏;“二线”地区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地区,即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

2、三线建设为什么选择在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在当时相对安全,处于苏联和美蒋军事火力打击之外,且资源丰富,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适合建设战略后方基地。

标签: “三线”通常指20世纪60年代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三个地区。 “三线”是20世纪60年代 我国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 为加强战备 逐步改变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布局 在中西部一些省 自治区开展的大规模建设。三线建设涵盖了众多工业领域和基础设施项目 对我国的工业发展和国防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