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是一类具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
金属是一类具有特定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元素或合金,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以下是关于金属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基本性质

金属一般具备光泽、延展性、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等特点,在常温下,除汞(液态)外,其他金属都是固体,大多数金属呈现银白色光泽,但金为黄赤色,铜为紫红色等,金属原子之间的连接是金属键,这种键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伸展性和导电性。
二、分类
1、按颜色和性质分类:
黑色金属:包括铁、铬、锰及其合金,主要是铁碳合金(钢铁)。
有色金属:指除去铁、铬、锰之外的所有金属,如铝、镁、钾、钠、钙、锶、钡等轻金属,以及铜、镍、钴、铅、锌、锡、锑、铋、镉、汞等重金属。
2、按密度分类:
轻金属:密度小于4500千克/立方米,如钛、铝、镁、钾、钠、钙、锶、钡等。
重金属:密度大于4500千克/立方米,如铜、镍、钴、铅、锌、锡、锑、铋、镉、汞等。
3、按价值和稀有程度分类:

贵金属:价格比一般常用金属昂贵,地壳丰度低,提纯困难,如金、银及铂族金属。
准金属元素:性质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如锗、锑、钋等。
三、化学性质
1、金属分为活性金属和钝性金属两种,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前金属称为活性金属,氢后金属就是钝性金属。
2、氢前面的金属能与弱氧化性强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浓硫酸、硝酸强氧化性强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3、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与活动性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4、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5、排在H前面的金属,理论上讲都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在常温下,钾,钙,钠等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镁、铝等能与热水反应,铁等金属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
6、金属均无氧化性,但金属离子有氧化性,活动性越弱的金属形成的离子氧化性越强。

7、金属都有还原性,活动性越弱的金属还原性越弱。
四、存在形式与用途
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少数金属例如金、银、铂、铋以游离态存在,金属矿物多数是氧化物及硫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及硅酸盐。
金属在现代工业中非常重要且应用广泛,是国民经济、人民日常生活及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钨用于制造合金钢和灯丝,铬用于电镀和制造特殊钢材,锰钢则用于制造铁轨、轴承和装甲板。
金属作为一类具有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物质,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标签: 金属 元素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