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械设备,它通过编程和传感器来感知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1、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装置,能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执行作业或移动等任务,它具备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规划、动作和协同能力,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

2、历史发展: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能工巧匠偃师制造的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早期的机器人雏形,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凯佩克在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提出了“robot”一词,该剧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947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遥控的机器人,此后,机器人技术不断发展,从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到感觉型机器人,再到如今具有复杂逻辑推理、判断及决策能力的智能型机器人。
3、分类:从国际上看,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面向工业领域,如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则包括特种机器人,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
下面是两个相关问题的解答:
1、什么是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能模仿人体某些器官的功能,有独立的控制系统,可改变工作程序和编程,用于代替人类完成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或是危险、恶劣环境下的作业,如冲压、压力铸造、热处理、焊接、涂装、塑料制品成形、机械加工和简单装配等工序。
2、机器人的三原则是什么?
195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我是机器人》一书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①机器人必须不伤害人类,也不允许它见人类将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相违背;③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不受伤害,除非这与上述两条相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