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在2021年之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21年中国的总人口达到了14.12亿,为历史上的最大值。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4》,从2024年到2054年,中国人口将会减少2.04亿。
中国人口变化历程及数据呈现
年份 | 全国人口数(万人) | 出生人口数(万人) | 死亡人口数(万人) | 自然增长人口数(万人)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1953年 | 57423 | 160.3 | 80.3 | 80.0 | 26.19 |
1964年 | 72307 | 2731.4 | 1140.4 | 1591.0 | 25.12 |
1982年 | 103188 | 2232.0 | 763.0 | 1469.0 | 15.68 |
1990年 | 114333 | 2391.0 | 733.3 | 1557.7 | 15.64 |
2000年 | 126743 | 1771.0 | 713.0 | 1058.0 | 7.58 |
2010年 | 134091 | 1780.9 | 770.6 | 1010.3 | 5.84 |
2020年 | 141178 | 1062.0 | 951.0 | 11.0 | 0.75 |
2021年 | 141260 | 1062.0 | 938.0 | 8.0 | 0.53 |
2022年 | 141175 | 956.0 | 1041.0 | 85.0 | 0.60 |
2023年 | 139873 | 902.0 | 1110.0 | 208.0 | 1.48 |
中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
中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生育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渐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个人的生活质量、职业发展和自由,认为生孩子不再是人生的必要环节,而是可以选择的一部分,现代社会中,孩子的养育成本不断上升,包括医疗、教育、住房等各方面的费用,许多年轻人选择不生或者晚生,以减轻经济压力。
人口老龄化: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占比逐渐增加,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减少,导致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性别比例失衡: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和一些地区的性别选择性堕胎现象,中国的性别比例长期处于失衡状态,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对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人口下降的影响
积极影响:人口下降可以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人均资源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消极影响:人口下降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给经济发展带来挑战;还可能加剧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加社会养老负担。
未来展望与应对措施
未来展望: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人口在未来几十年将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并最终趋于稳定,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将达到峰值,然后开始缓慢下降。
应对措施:为了应对人口下降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鼓励生育三胎、提供育儿补贴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缓解人口下降的趋势,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
标签: 人口下降 时间点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