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都卡 股市行情 9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以常住人口数后得到的平均数,即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以常住人口数后得到的平均数,即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它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以下是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计算方法

人均可支配收入具体是什么意思呢?-第1张图片-ECN交易平台排行榜

1、定义: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

2、计算方法: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缴纳的所得税 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账补贴)/家庭人口。

二、收入来源

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1、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它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

2、经营净收入:指个体或私营业主在一个记账周期(一个月)内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以及经营房屋出租业务的租金收入。

3、财产净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转移净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亲友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三、用途与意义

1、衡量生活水平和购买力:居民家庭有多大的购买力主要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指标,该指标增长快,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快。

人均可支配收入具体是什么意思呢?-第2张图片-ECN交易平台排行榜

2、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居民收入的水平高低、结构特点和趋势变化的重要指标,同时还可以反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及各类群体的生活状况,该指标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研究制定居民增收和收入分配政策、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民事赔偿标准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民生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3、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当编制住户部门的资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时,需要使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进行相关测算。

四、局限性

1、将居民收入高低差异抽象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这样的平均数虽然反映了总体的整体状况,但是将居民收入在总体各个群体之间的差异抽象化了,即无法反映不同行业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家庭规模等群体间的收入差异,由于个体和总体之间的差异,使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与部分居民的感受不是很相符,在看待和理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时,建议同时关注分城乡分地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中位数和收入五等份等更多反映居民收入分布和差异的数据。

2、受极端值的影响且呈偏态分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样本中某个体数据出现极大值或者极小值时,就会拉高或降低平均收入数据,居民收入数据一般不是标准的正态分布,而是呈现偏态分布,高收入家庭对居民收入的平均值影响较大,这使得多于一半的家庭收入处于平均值以下,使得该指标无法准确反映居民收入的中间水平。

五、FAQs

1、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否等同于到手工资

不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仅包括到手的工资,还包括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等其他来源的收入。

2、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何反映居民生活水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增长快,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快,还需要考虑价格因素来评估实际生活水平的变化。

标签: 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水平 经济指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