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力难支意思是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支撑、承担。常用于描述面对艰巨任务或困难局面时,仅凭个人能力无法应对,需要外界的帮助或支持才能解决。
“独力难支” 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dú lì nán zhī”。
含义

指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全局。“独” 是单独的意思,强调了个体力量的孤立无援;“力” 指力量;“难支” 表示难以支撑、无法维持。
出处
该成语出自明・郭勋《英烈传》第 23 回:“那吕珍探知援兵已散,思量独力难支,便开门冲阵逃走。”
用法
语法结构:为主谓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词。
使用场景:通常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形容一个人面对巨大困难或挑战时,仅凭自身力量难以应对的局面。
相关典故及示例
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之战中,因兵力不足,最终导致蜀汉失败,这一历史事件也体现了 “独力难支” 的含义。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一项重大的任务,一个人可能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支持,那么他就无法完成一项大型的项目。
标签: 独力难支 成语含义 解释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内容整理并发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著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473708564@qq.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