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人养老依靠强积金、高龄津贴和长者生活津贴等制度,政府还提供公立养老院。
1、社会福利

高龄津贴和综援:高龄津贴是针对70岁及以上老人的一种福利,每月发放1345港元,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计划为最贫困和护理需求最高的老人提供每月5930港元的补助,而身体欠佳的老人可领取每月3485港元的补助,这些资金由政府财政统一支出。
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自2000年起,香港推行“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由专业人士如社会工作者、护士等对长者在护理方面的需求进行评估,并编配合适的长期护理服务,这一机制适用于申请安老院、护理安老院、护养院、长者日间护理中心等服务。
2、强制性公积金
强制性公积金计划:强积金是一种带有强制色彩的职业储蓄计划,任何18至65岁的在职人士都必须参加,标准为雇员每月收入的10%,其中5%由雇员缴纳,另外5%由雇主缴纳,自雇人士供款标准为其收入的5%,雇员可以选择不同的投资计划,到65岁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一次性或分期提取累计收益及多年来累积投入的本金。
3、个人储蓄及家庭资助
个人储蓄:香港市场上有丰富的养老投资理财产品,许多老年人通过这些产品为自己的养老进行投资,高净值人士和投资者不仅可以选择保险类投资产品,还可以享受高效且低价的公共医疗体系。
家庭资助:在香港,家庭仍然是承担养老责任的重要支柱,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在经济上和生活照顾上对老年人提供支持。
4、社区养老服务

长者地区中心:提供一系列全面的支援服务,包括社区教育、个案管理、外展及社区网络工作、健康教育、社交及康乐活动等。
长者邻舍中心:提供更全面的支援服务,包括健康教育、教育及发展性活动、发布社区资讯及转介服务、义工发展、护老者支援服务等。
长者日间护理中心:为身体机能属中度或严重缺损的长者提供日间照顾及支援服务,协助他们保持最佳活动能力,发展潜能,以及改善生活质素。
长者活动中心:主要为社区内的长者筹办社交及康乐活动,鼓励长者参与社区事务,促进他们的福利。
5、院舍养老服务
安老院舍:香港政府和非政府机构提供多种类型的院舍服务,包括安老院、护理安老院、护养院等,这些院舍为需要长期护理和照顾的长者提供服务,由于床位紧张,许多老人需要轮候很长时间才能入住。
6、其他补充措施
长者志愿服务队:特区政府推出的“长者志愿服务队”通过外展方法接触独居老人或老年夫妇,为他们建立支援网络。

护老者支援服务:积极发展“护老者支援服务”,推动所有中心及服务单位设立护老者资源阁、制作护老培训教材及建立互助小组,以增加护老者照顾老年人的知识和技巧。
香港老人养老主要依靠社会福利制度、强制性公积金、个人储蓄及家庭资助、社区养老服务和院舍养老服务等多种方式,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旨在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