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BRICS)是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一个国际合作组织,旨在促进成员国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金砖国家,正式名称为BRICS,是由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五个国家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组成,这个名称与英文单词“bricks”(砖块)发音相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特指世界新兴市场,2009年6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将这一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国际合作机制,2010年12月,南非正式加入该合作机制,BRICs从“金砖四国”变成了“金砖五国”,并统一称为“金砖国家”(BRICS)。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合作基础日益夯实,合作领域逐渐拓展,通过领导人会晤、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长会晤等机制,金砖国家在经贸、财金、科技、农业、文化、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金砖国家的标志是五国国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金砖国家的合作与团结,自成立以来,金砖国家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2014年的福塔莱萨峰会上,五国决定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以增强金砖国家的经济韧性和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金砖国家还在推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G20)等国际组织中,金砖国家积极倡导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2017年的厦门峰会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了《厦门宣言》,重申了对多边主义的承诺。
近年来,金砖国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加入,2024年1月1日,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新成员,标志着金砖国家扩员至10个国家,这些新成员的加入不仅增强了金砖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为金砖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平台,自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不断深化合作,金砖国家正在逐步改变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随着更多国家的加入和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金砖国家将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治理改革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金砖国家的两个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1. 金砖国家是如何形成的?

金砖国家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提出,旨在描述世界新兴市场中的领先经济体,2006年,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举行了首次外长会晤,开启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序幕,2010年,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形成现在的BRICS。
2. 金砖国家的主要合作领域有哪些?
金砖国家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包括经贸、财金、科技、农业、文化、教育、卫生等,具体合作形式有领导人会晤、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长会晤等,金砖国家还成立了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以增强成员国的经济韧性和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