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究竟意味着什么?

都卡 股市行情 32
国企改革是指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和健全制度保障来提升国有资本的竞争力和功能。

国企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旨在通过一系列系统性、深层次的改革措施,提升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一、国企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体制机制僵化、创新能力不足、经营效率不高等问题,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国企改革的意义在于:

1、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通过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控制力,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2、提升国际竞争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3、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国有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4、保障国家安全: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畅通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通道。

2.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通过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国有经济布局的优化调整。

3. 加强混合所有制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通过股权多元化,改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治理机制,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5.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推动国有企业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支持国有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6. 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注重防范国际化经营风险,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7.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全过程,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国企改革的实施效果与展望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企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大幅增长,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也显著提高,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国有企业将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指标 2012年 2023年 增长率
资产总额(万亿元) 71.4 317.1 343%
利润总额(万亿元) 2.0 4.5 125%

上述表格展示了近年来国有企业在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方面的显著增长,体现了国企改革的积极成效。

四、相关问答FAQs

Q1: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A1: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Q2: 如何理解国企改革中的“三个有利于”?

A2: “三个有利于”是指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尺。

标签: 国企改革 意义 影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