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是中国领先的学术资源平台,涵盖期刊、论文、工具书等多种文献。
中国知网(CNKI)详细介绍
一、概述
中国知网,全称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CNKI),是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的概念,其目标是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的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在1999年6月发起建设,作为国内最大的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已经成为一个涵盖海量学术资源的知识平台,不仅包括中文文献,还集成了国际知名大学的数据库和多国科学技术数据库。
二、背景与发展
中国知网的前身可追溯到1995年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项目,该项目由清华大学在1996年正式推出首批成品,1998年,世界银行提出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次年6月,CNKI工程正式启动,2003年,中国期刊网更名为中国知网,并发展为集多种文献资源为一体的知识服务网站。
三、功能与服务
中国知网的主要功能包括:
1、文献信息资源提供:提供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专利等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源。
2、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通过互联网提供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学习和知识传播平台。
3、知识创新服务业支持:为各行业提供全面的知识资源和增值服务。
4、数字出版与评价功能:支持数字出版,并提供文献数据的评价功能。
四、主要资源
中国知网收录的资源种类繁多,具体包括:
1、期刊文献:自1994年以来的大量期刊文章,部分可以追溯至创刊号。
2、硕博论文:许多高校硕士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3、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纸的文章。
4、会议论文和年鉴:各类学术会议论文和统计年鉴。
5、国际资源: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顶级大学的数据库,以及美国、韩国、法国等国的科学技术数据库。
五、用户群体与使用方式
中国知网的用户主要包括高校师生、科研人员、企事业单位及公共图书馆等,其使用方式如下:
1、个人用户:按篇下载或按页付费,价格范围通常在7.5元至25元/篇,或约1元/页。
2、机构用户:如高校和科研院所,通常采用包年服务,费用较高,例如山东大学每年支付117.9万元用于知网数据库的使用。
六、争议与影响
尽管中国知网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但其高昂的使用费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2016年,北京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曾因续订价格上涨而暂停与其合作,2024年5月,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侵犯其著作财产权一案胜诉,这一事件进一步引发了对知网垄断行为的讨论。
七、未来展望
中国知网正在不断进行战略升级,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2023年发布的CNKI 2.0版本引入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旨在提供更加精准和系统的知识服务,知网也在推动“百行知识创新服务工程”,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全面的知识管理与服务。
中国知网作为国内最大的文献数据库和知识服务平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还在知识传播、数字化学习和知识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面临一些争议和挑战,但它在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以下是关于中国知网的两个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1. 中国知网是什么?
中国知网,全称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CNKI),是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于1999年6月创建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它旨在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的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是国内最大的文献数据库,其主要功能包括提供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专利等多种文献资源;支持数字化学习和知识传播;为各行业提供知识资源和增值服务;支持数字出版并提供文献数据的评价功能。
2. 如何访问和使用中国知网?
中国知网的访问和使用方式如下:
个人用户:可以通过知网官网注册账号,然后按篇下载或按页付费购买文献,价格通常在7.5元至25元/篇,或者约1元/页。
机构用户: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机构通常会采用包年服务的方式购买知网数据库使用权,不同的机构根据需求和规模,费用会有所不同,山东大学每年支付117.9万元用于知网数据库的使用。
移动端访问:知网也有移动端APP,方便用户在手机上查阅文献。
免费资源:部分文献资源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免费下载,具体活动和政策可以关注知网官网的通知。
通过以上方式,用户可以便捷地访问和使用中国知网的丰富学术资源。